首页

梦悠然女王qq

时间:2025-05-29 02:26:34 作者:深观察丨欧盟:希望美国好好谈 浏览量:63147

  农业农村部消息:目前,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粮收获高峰期,连续6天日收面积超过3000万亩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,截至10月10日,全国秋粮已收获54.8%,进度同比快1.7个百分点。

 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%左右,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。今年秋粮面积继续增加,财政支持、科技护航、金融助力,各地良种良技良法保丰收。

  黑龙江: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

  东北地区秋粮面积占全国秋粮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。眼下,黑龙江省已秋收近一亿亩。今年,黑龙江筛选适合全省不同积温带的主导品种135个,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。富裕县种粮大户王友宝今年换上了高产耐盐碱大豆新品种“黑农531”,收获下来的大豆经过专家测产,每亩达488斤。

  江西:重点推广小型农机具 让山区耕地变容易

  眼下,江西1400多万亩中稻正在集中收割。今年江西重点推广小型农机具,让山区面积狭小、分散且坡度较大的耕地也变得容易耕作。在井冈山,当地今年新购置的320多台小农机,让14.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。

  河北:大面积推广密植+水肥精准调控等增产措施

  河北省6200多万亩秋粮已进入收获高峰,其中大部分作物是玉米。今年河北大面积推广密植+水肥精准调控等增产措施,5215万亩玉米平均亩密度增加129株,加上秋粮生长期间光温水资源充足,今年河北有望是秋粮产量增幅最大的一年。

  山东、山西:集成技术助力玉米提单产

  为大面积提升单产,山东在全省布局建设了6个单产提升引领区,共安排2.95亿元资金,重点推广玉米单产提升5项打包技术,预计项目区增产幅度达到10%以上。

  聚焦旱作地区提单产,山西省今年在9个市27个县重点推广有机旱作集成技术。在翼城县里砦村的示范田里,用上了集成技术的玉米,每穗籽粒数增加10粒左右。

  吉林:推广多种农业技术措施增产量

  目前吉林省9000多万亩秋粮正在收获。作为单产提升的重要举措,吉林省将地力提升投入资金占比由原来的5%提高到20%以上,优先安排建设对粮食增产有实际作用的项目。

  眼下,吉林省榆树市457.92万亩玉米和90万亩水稻正在采收。为了确保粮食产量,榆树市积极推广多种农业技术措施,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,通过飞防作业防治水稻稻瘟病,实施秋粮“一喷多促”及农区鼠害绿色防控等。同时,统筹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,玉米免耕播种机、高架植保机、深松机、植保无人机等新型现代农业装备得到广泛应用。通过良法良机的有效结合,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。

  江苏:防灾减灾救灾做足准备

  江苏省4470万亩秋粮丰收在望,大面积收获即将展开。今年江苏首次预下达粮食稳产保供和生产应急救灾备用资金6亿元,支持各地统筹用于粮油作物病虫防控和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救灾。目前江苏准备了13.5万台履带式收割机、3.5万台烘干机,为应对不利天气影响做足了准备。

  河南:推广适宜机收的芝麻新品种

  在河南项城,12万亩芝麻迎来大面积收获。长期以来,芝麻成熟后一碰就落,全靠人工收获,是芝麻种植面积上不去的主要原因。今年河南省农科院在当地推广适宜机收的芝麻新品种,在此基础上,还与当地农机合作社一起改进芝麻收割机的割台,实现了规模化采收。

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副主任苗红梅介绍:在实现抗落粒宜机收的基础上,我们进一步改良品种,重点是降低株高、提高单产,增产幅度20%以上,提高农户们的种植积极性。

  湖北:大豆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

  在湖北省公安县埠河镇,1.2万亩连片种植的大豆新品种“中豆57”,配套了高产栽培技术,在历经2个月的高温考验后喜获丰收。经专家实收测产,亩产达276.1公斤,比当地大豆品种产量高出近一倍,创造了南方地区大豆万亩方高产典型。

  湖北省大冶市36万亩中稻陆续成熟,将于10月中旬前全部收割完毕。今年当地“跨村联建”高标准农田,实现“散田”变“整田”,亩均产量突破1100斤。

  湖南:专用收割机让稻秆压损降低至21%

  在湖南省祁阳市,头茬再生稻迎来收获。当地农业部门帮助农户选用了履带更窄、机身更轻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,可以让稻秆压损由以前的45%降低至21%,确保再生稻在11月份顺利进行二次收割。

  当前全国大部天气晴好,各地正在统筹调度机具,加快秋粮收获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处长朱娟介绍:一方面全国粮食面积稳中有增,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。另一方面,组织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,推广高产品种,提高播种质量,增加种植密度,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,今年秋粮有望再获丰收。

  秋粮收获正当时,秋粮收购也陆续展开。我国秋粮作物主要是水稻、玉米和大豆,分布在东北、黄淮海、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的13个粮食主产省份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罗守全介绍:预计今年主产区秋粮旺季收购量在2亿吨左右,与上年总体持平。将针对不同品种市场供求形势分品种施策,做好粮食收储调控工作,增强市场信心,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入市收购,全力保障农民售粮顺畅、粮食市场运行平稳。(记者 王莹) 【编辑:王琴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山东青岛:外国友人走进小学校园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

作为中国范围内唯一一家面向中东欧国家的中小企业合作区,中国—中东欧(沧州)中小企业合作区在深化产业服务、加快项目建设、打造服务平台、推进国际合作等方面,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吸引力。西班牙可迪尔空气技术设备制造项目、中德新能源环卫设备研发生产项目等一批对外合作项目落地,成为中国—中东欧(沧州)中小企业合作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、承接科技成果转移的生动缩影。

中国动画《致亲爱的自己》获威尼斯和北京国际电影节AI短片大奖

这些都表明,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的态度始终未变。我们将继续努力,让“看不见的手”和“看得见的手”各展其长、协同发力,持续释放发展潜力。

脑机接口“科幻照进现实”究竟还有多远?

在山东荣潍高速平度服务区,记者看到一座移动式储能方舱正在为新能源汽车充电,配备了4个充电终端的移动充电设备可同时为4台新能源汽车充电,每日最大可满足24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。
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六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,为世界铁路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。国铁集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和高标准、可持续、惠民生原则,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志性工程和互联互通项目,促进了经贸往来,增进了民生福祉,为世界铁路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,惠及越来越多的共建国家和人民,为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作出了铁路贡献。雅万高铁成为中印尼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的“金字招牌”,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由开通初期的14列增至高峰期的52列,累计发送旅客近500万人次;中老铁路客货两旺,国际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彰显,老挝段日均开行旅客列车从开通初期的2列增至目前的10列,累计发送跨境旅客27.3万人次,跨境货物列车由开通初期的日均2列增至目前的14列,累计运输跨境货物近1000万吨;匈塞铁路塞尔维亚贝诺段安全平稳运营,累计发送旅客超880万人次,为塞尔维亚人民提供了高品质的运输服务;国际班列开行数量和运行品质持续提升,2016年中欧班列统一品牌以来,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当年1702列增长至2023年的超1.7万列,增长近10倍,年运输货值由80亿美元增长至567亿美元。积极参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,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以来,集装箱货物年发送量保持了高速增长,2023年完成86万标箱,同比增长13.8%。

黄金周看文旅 新疆喀什古城热闹非凡 游客居民载歌载舞

法院认为,被告人易鹏飞的行为构成受贿罪、滥用职权罪,受贿数额特别巨大,滥用职权情节特别严重,均应依法惩处。鉴于易鹏飞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,主动交代监察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贿犯罪事实,部分受贿犯罪系未遂,认罪悔罪,积极退赃,大部分赃款赃物已追缴到案,依法可以从轻处罚。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